1.底足:野生海參通常生長在約20米深的水域中。它們四處走動尋找食物,因此他們的腳底又矮又厚。 圈養海參由農民喂養而沒有動靜不動在淺水區,底腳的作用減弱,吸附力差,并且拉長。沙嘴:野生海參的沙嘴又大又硬。
2.肉質:野生海參生長于深水(15-20米)中,水溫低,日照少,生長緩慢,果肉厚而有彈性,肌肉大方飽滿,營養豐富; 圈養的海參生長快,肉質柔軟而不緊實。
3.形態:野生海參呈紡錘狀,中間末端較粗,短而粗短,看上去很結實。 而圈養海參通常細長且缺乏韌性。
4.背刺:野生海參需要覓食并需要大量活動。 背面和兩側的刺都很粗,厚度各不相同。 人工飼養的海參活動較少,背部和側面的刺長基本相同。 而且細長的脊椎似乎不足。
5.生長年限:野生海參通常需要生長4-5年以上才能達到捕撈標準。 時間越長,養分沉積越多,營養價值就越大; 而圈養海參則要快速施肥,以迅速進入市場。 它已經收獲和出售僅一到兩年,其營養價值顯然不如野生海參。
|